top of page


編者的話/林秀芳
本會致力於在未得之民的群體中,提供全人關懷與服侍,傳揚福音,建立「遵行大使命的教會」。一間重視遵行大使命的教會,會包含好些元素,其中一樣,是她從一開始便努力在本地傳福音,同時主動、積極、向外推行宣教,並非等到教會自立及有相當經濟能力,才開始向外推行宣教。今期邀請了本會不同宣...
2 次查看
0 則留言


各堂會同心學參與差傳/岑偉農
30年前的差傳,強調要建立的是福音派信仰教會,表示要建立以聖經為中心的教會,特別在救恩和救主的正確觀念上,是純正的福音派信仰。今天的差傳,強調要建立的是參與差傳的福音派信仰教會。英國華人教會有這方向的改變,主要是因為那時的華人教會要倚賴宣教士去建立,並且四處有呼聲,教會尚未...
6 次查看
0 則留言


一切從名字開始/林永康
留尼旺工場(簡稱「留島」)教會的名字為「留尼旺基督教華僑教會」,曾一度引起教會弟兄姊妹討論,因部分肢體認為這個名稱會令別人誤以為我們的教會只為華人而設。但經過討論後,我們仍堅持使用這個名稱,因為留島的教會是由華人宣教士所建立的,這個名字有着一個宣教的背景。 教會異象...
4 次查看
0 則留言


言傳身教.推動傳承/沈金有、沈吳永靈
柬埔寨宣道會宣恩堂的建立,是基於主耶穌所頒佈的大使命:「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馬太福音28:19-20) 本地佈道及向外宣教...
5 次查看
0 則留言


支援國內外宣教事工/陳世久
西馬宣道會自2014年起,開始固定地關心距離蒲種堂東北部約180公里以外的一間鄉下獨立教會——立卑基督教會。這間教會長年面對信徒老化、沒有牧者和人才外流的挑戰,但也有很大的發展潛能——附近有一間師範大學,學生來自全國各地,周末鄉下無去處,教會如果能夠接觸他們,帶領他們信主和...
5 次查看
0 則留言


本地與海外宣教相輔相承/吳金煌
2013年,澳門宣道中心成立,台山堂與感恩堂融合,宣教同工匯聚,更有力量發展和開拓福音事工。我們於2014年探索石排灣新社區的福音需要。由2015年開始,每年兩次在石排灣舉行節期性的嘉年華會,動員大量的短宣隊員和本地的弟兄姊妹參與,希望在此成立福音的據點。直至2016年逢星...
7 次查看
0 則留言


董事——「懂事」的服侍/許振武
董事的服侍是: 一、一個大家庭的團隊 我加入宣道會大家庭的服侍,由最初作為差會的同工,繼而在堂會承擔牧者的事奉,同時也開始了董事的服侍。差會的董事服侍是由堂會代表經過選舉方式進入,由此可見,教會在差傳使命上擔任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而牧者代表着教會的肯定與支持,好讓差會有更健...
1 次查看
0 則留言


從馬島轉往馬交/盧美娟
感謝主,在我這個年紀仍然使用我,給我機會、勇氣和一顆願意的心,轉往新的地方看神的作為,跟向來不熟悉的同工和不認識的弟兄姊妹,一同在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澳門(Macau,又稱「馬交」),一同走在恩典路上。 離開馬島 去年,因為疫情的緣故,我跟隨差會的指引,於8月底輾轉從...
4 次查看
0 則留言


神國就是家園(三):服侍家園的委身/梁志雄
「你們腰裡要束上帶,燈也要點著,自己好像僕人等候主人從婚姻的筵席上回來。他來到,叩門,就立刻給他開門。主人來了,看見僕人警醒,那僕人就有福了。我實在告訴你們,主人必叫他們坐席,自己束上帶,進前伺候他們。」(路12:35-37)...
4 次查看
0 則留言


兩代人的合作/黃郭志茜
由於馬達加斯加去年8月疫情急轉,差會讓宣教士撤離工場,當送走兩位得力同工急速回港後,我們兩老突然跌進斷臂的境況! 彼此對望,面對失去的人手,是否代表我們的事工要萎縮呢?疫情的困難,是否代表事奉要受限制呢?危機是否可以有轉機呢?……...
2 次查看
0 則留言

「少數」並不「少」/翁競華
在主耶穌給教會的大使命中,提及「使萬民作主的門徒」,很多宣教學者認為「萬民」是指族群(people group)。今天,在每一個大都市中,都有很多不同國籍人士居住,每一個國家,可能包含很多不同的民族,如果我們只是注意向最大的族群傳福音,便會忽略了很多寶貴的靈魂!...
2 次查看
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