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主的關顧.整全關顧/劉月明宣教士


根據Kelly O’Donnell的宣教士關顧實踐解說圖,來到最核心和最基礎的層面,就是主的關顧(Master Care),包括兩個層面:由主而來的關顧(care from)和因為主的關懷而服侍(care for)。前者是指宣教士(也是所有信徒)與主的關係不斷的更新,肯定自己是神所喜悅的兒女,透過屬靈操練的培育,如禱告、敬拜、相交,使信徒能持守忍耐,也享受主裡的安息;後者是因信靠、敬拜神而得着更新的動力,在工作中服侍祂,願意犧牲,並討祂喜悅。[1] 因此,這是最不可或缺的一環,意指每位宣教士要有能力與主建立親密關係,以致能從神獲取需要的養分和力量。如果缺少這最中心的關顧,其他的關顧支援都會形同虛設。


這是牽涉宣教士以基督為中心的整全生命(包括身、心、靈)和生活,從內(內在生命)而外的生活表現,從外(外在的人與事)而內的自省調整,為要「所是」(being)「所行」(doing)都像神,榮耀神!我相信這不是宣教士所獨有的課題,其實是天父每一個兒女、門徒都要不斷更新實踐的。縱然我們不是每一個都是宣教士,但我們每一個都是「宣教人」,只是「宣教士」的身份和跨文化的場景更凸顯出他們的衝擊、掙扎和受關注的程度。


Kelly O’Donnell用「更新」(renewing, renewal)這個字眼去表達,我深被吸引,正如保羅在羅馬書12章2節所說:「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but be transformed by the renewing of your mind.)「更新」就是從過去或固有的思維、經驗、自我形象、世界的價值觀等蛻變出來,穿上「新人」,活得釋放和輕省。


主耶穌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太11:28-30)「得救在乎歸回安息」(賽30:15上),我們在忙碌中漸行漸遠,愈來愈重,因為我們背着的是「自己」的擔子,或是世界加給我們的擔子,不是「主」的。在安息中尋回自己和主給自己的擔子。


「我們既有這許多的見證人,如同雲彩圍着我們,就當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來12:1-2)唯有放下重擔和纏累我們的罪,才能輕裝上陣,繼續為主奔跑。


我們不要太確信自己是「對」的,神往往在超出常理、常規、常態中工作,所以我們要謙卑,信任祂對我們生命的塑造和帶領,保持生命的柔軟度。宣教士也是主的門徒,宣教之旅也是門徒成長之旅。我們的事奉既出於「愛」,就不是求「成功」,乃是求「成長」。


龍維耐醫生曾於〈從主耶穌的榜樣思想宣教士的牧養與督導〉一文中說:「你懂得自我保養(牧養)嗎?你夠儆醒嗎?你常與神獨處、深交嗎?作為領導,我們的生命素質其實是很透明的……事主越久,位置越高,越須要留意『滑倒』……『謙卑』是自信的記號,是通往成功的大道。」[2] 主耶穌看重門徒有願意被塑造的心,我們是否願意放下自我、固執,被主「塑造」呢?


筆者聽過不少宣教士如何在靜修中(特別是長時間的靜修)重新體驗天父的愛,被調校,並重新領受事奉的召命和方向,再得力前行。我們需要關顧宣教士的靈性,因為宣教士也會軟弱、遇到掙扎和苦難、靈命遇到「樽頸位」,但在一個不大接納脆弱文化的環境中,[3] 宣教士不但難於啟齒,就算表達了,也很快被「否定」,淡化問題。因此,除了在述職期和工場年會時所安排的靜修外,宣教士也要規劃自己靈修和退修的時間。差會可差派適合的導師(mentor)和教會的牧者作屬靈的牧養、導引和同行,或讓宣教士有機會學習不同的靜修方式或屬靈操練,讓宣教士在主裡保持「深且闊」。




[1] Kelly O’Donnell, ed., Doing Member Care Well: Perspectives Practices From Around the World (William Carey Library, 2002), 17. [2] 龍維耐:〈從主耶穌的榜樣思想宣教士的牧養與督導〉,《督導錦囊》(香港:同路坊,2007), 頁5。 [3] 張憶家:〈培養坦承脆弱的關顧文化〉,《陪你同行、與你同工:華人宣教士關顧指南》(台北: 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2022),頁49-61。

13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