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很久很久以前,1名6歲的主日學學生跟他的老師說:「老師,今天你講故事的時候,你嘴巴在說話,你的雙腿也發抖啊!」他扮個鬼臉,又撅起小嘴,望着我笑,大概覺得我的樣子很有趣吧!那時候,我16歲,就是如此慌慌張張地當起主日學老師。
這位6歲孩童自從在母腹中起,已聽過許多聖經經文和故事,熟悉聖經的程度,跟我這個踏足教會只有一、兩年的黃毛丫頭相比,真是小巫見大巫。但反過來看,不能不佩服當時教會的牧者,對我們這班初信的年輕信徒的信心、期許及所給予的機會。這經歷是如斯深深地影響着我。原來一個建立生命的工程早早已開始了!
我也視今年氹仔堂的兒童夏令營為一個建立生命的工程。我憧憬着這工程,也祈禱等候着每個生命的成長,過程因人而異,有快有慢,但工程總在前進。擔當老師義工的弟兄姊妹,從13歲到70歲,不是每位都有兒童工作的經驗,但他們每一個思考、心意、做法、安排,都是朝向一個目標——如何把兒童營辦得更美好,更貼心,更能令孩童身心靈健康愉悅;但我更在意的是,每一個參與者的生命,在這個過程中的改變。
從這些老師義工的笑容、流出的汗水、因為不習慣教學導致聲音沙啞等,可以看到他們那份專注,感受到他們那股熱情的力量!每天營會完結後回顧檢討時,不難感受到他們的精神和心力大量消耗流泄,然而,這種消耗也是一種「轉移」,他們的精神、心血、愛心及服侍的能量,已轉移到營會裡每一個孩子的身上,轉移到跟他們合作的拍檔身上,轉移到身邊其他義工身上。這種精神和心血的轉移,與種樹養魚的培育工作有異曲同工之妙;有心思地打理和餵飼,生命就會一天天長起來。
即使是孩子的家長,也能感受孩子的開心,因為他們興致勃勃,上課時間未到,人已早到;到了下課時間,又捨不得離開。家長看見孩子的創造力和與人分享等美德被老師引導、發掘出來後,在接送孩子離營時,紛紛叮囑我們下年一定要再舉辦夏令營,並且要辦長些(不只5天)。他們大多是非信徒,以往接觸教會不多,這心願表達了他們對我們的信任。他們哪想到,5天的營會已經令我們累得人仰馬翻?有位義工在營會完結後,連睡了兩天呢!
感謝神讓我參與這個建立生命的工程!那5天留給我很多美麗的回憶,其中之一,是一位孩子專誠請媽媽給她一包糖果,帶回來送給每位老師義工。那顆糖仍在我的桌子上,看着它,我祝禱這種建立生命的工程,不單在營會,也在平常的教會事工中生生不息!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