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新語言是不容易的,甚至使不少人逃避宣教的呼召,懼怕踏上宣教事奉,然而,神的能力遠遠大於這個困難。以下是筆者學習泰語的經驗,希望鼓勵宣教同工迎難而上!
1. 成人學新語.需時及專注
有些人特別有學習語言的恩賜,記憶力強,口齒伶俐,較容易上口,但對一般人來說卻不容易,尤其宣教士都是成人,所以不要輕忽,要花時間。例如筆者學習泰語時,每周上課5天,每天4小時,再加1小時與老師自由交談,而且有1年多全時間學習語言。這樣可以比較專心地學習,比較容易掌握新語言。宣教同工應盡量爭取這種機會。
2. 成功學新語之要素
我們若聽得準確,便比較容易模仿得準確;有好的老師,可以幫助我們糾正發音;好的課本也是很大的幫助。
既然是從基本學習語言,有人以為使用當地幼稚園課本,依次學習便可了,但這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法。成人學習新語言,可能有另外的系統、方法。當地有經驗教導外國人語文的老師,可能有些好方法,使外國人學習得更容易,更有效率,更有趣味,因此收費也相對地昂貴。
有人發覺小朋友學習外國語言一般很快,除了因為不害羞,與其他小朋友玩耍溝通的實際需要,會成為他們學習的推動力。宣教同工若不害羞,不怕被別人取笑或更正,而又很想與當地人做朋友、溝通、傳福音,這就是一種推動力,使他學得更快。
宣教士日後服侍必須使用新語言,所以一定要多運用,達致熟能生巧。有些華人宣教士,在工場華人群體中以華語事奉,因而缺乏運用當地語言的機會,學習進度比較緩慢。
在學習發音時,可能因為我們日常使用的語言沒有那個音調,所以起初無法發出那個音調。只要不放棄,繼續努力模仿,可能在數周、數月後,便突然可以發出那個音調了。這是筆者親身的經驗。
3. 宣教士必須學習當地語言嗎?
有人認為,既然在各地都可找到翻譯人員協助翻譯,宣教士何必那麼辛苦和花時間去學習當地語言?
翻譯人員若要翻譯得準確,必須對那兩種語言都相當了解。他先要準確地掌握宣教士的意思,再用當地語言表達出來;若不夠水準,隨時翻錯,弄巧反拙,而宣教士可能完全不知道!有些翻譯人員聽見一些他認為太強硬或不合適的言論後,甚至會不諮詢宣教士便擅自更改內容,那可能並非講者的意思呢!
除非是事務性的討論或安排,否則在談及牽涉牧養和傳福音的內容時,需要傳遞關懷和聆聽對方的心聲,若不懂當地語言,便受到很大的限制,甚至產生誤會了!
學習當地語言,是宣教士體會和了解當地文化的第一步,亦是更深入地認識當地文化的重要基礎。
4. 宣教士學習當地語言,對領人歸主有幫助嗎?
傳揚福音,領人歸主,是人的努力,更是聖靈的工作。
當筆者學習了1年多泰文,通過了小學四年級程度的考試,要到宣教工場開始事奉時,曾於一個佈道會協助個人談道。聚會前,筆者與一位首次來教會的青年人,很辛苦地談了1個多小時,結果他在佈道會中決志相信耶穌。當筆者沾沾自喜時,聖靈提醒,剛才自己與他談道,以自己的泰文程度,他可以了解多少?他會決志,除了因為聚會中的詩歌、見證和信息幫助他明白救恩外,更是聖靈的工作和提醒!這個當頭棒喝深深地提醒筆者,傳福音要倚靠聖靈的大能大力,不要倚靠自己的聰明。另一方面,一個發音不正、辭不達意的宣教士,也會使聽者摸不着頭腦,沒耐性聽下去。清楚傳遞信息是傳福音的基本條件,宣教士要努力學好語文,同時倚靠聖靈的能力,方為上策!
5. 學習語言的五方面
當筆者接受泰文程度測試時,要面對五方面的考核:會話、閱讀、聆聽、默寫和作文;這也是基本學習語言的五方面:能講、能讀、能聽、能寫、能運用。對宣教士來說,能講、能讀、能聽是最基本的,因為要講解聖經和牧養關懷。宣教士可先從這三方面努力,然後再發展能寫,甚至寫作文章。至於達到甚麼程度,會按各人學習語文能力不同而有別。
常有人問我:「學了泰文多久?」答案是:在學校學習了約14個月,但至今仍在學習。宣教士對語言的學習,可能是一生之久;或者一天仍在宣教工場,一天都要繼續學習。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