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翟輔民——承傳--廣傳 /游志豪

已更新:2023年4月17日



每個宣教運動都少不了一個推動者。[1]


高瞻遠矚

在上世紀20年代,一個持異象,懷愛心,具魄力的宣教追夢者——翟輔民牧師(Robert Alexander Jaffray),義無反顧,披荊斬棘,拓荒南洋(即今東南亞),為千千萬萬的靈魂,傳遞生命的信息,奠定早期宣道會宣教歷史的基礎。

2009年,在印尼邦加島(Bangka)上,中華國外佈道團一班同工慶祝佈道團80周年時,碰到Musa牧師,其先祖是達雅族(Dyaks)人,曾是印尼獵頭族,他們不禁心寒,但他看來並不兇惡,且大聲說:「是Dr. Jaffray派人來向我們傳福音!」[2] 翟輔民牧師服侍主48年,是宣教史上先賢之一,亦是20世紀基督教十大偉人之一。

1873年12月6日,翟牧師出生於加拿大多倫多,

雖然來華服侍了35年,但他的眼目沒有止於中國,還有越南、馬來西亞和印尼,成立了3個教區。[3] 高瞻遠矚的翟牧師,亦於1929年創立了首個華人差會——中華國外佈道團,派出多位宣教士到南洋多個國家拓荒。

翟牧師青年時已深受宣信博士影響。當宣信博士為普世福音需要發出呼聲時,震動了他的心,當時他只有20多歲。[4] 其後,他在宣道會紐約宣教士訓練學院接受訓練,1897年被派到中國傳福音;1902至1904年間,更成為建道聖經學院第二任院長。[5]


為主冒險

20年代,翟牧師曾叮囑中華國外佈道團首位宣教士朱醒魂牧師:「先生今抵越南,為主道墾荒,將來有了成效,則不要忘卻南洋群島有超越百萬華僑未聞主道者祈禱。」翟牧師每次到南洋視察後,定必大聲疾呼,那裡處於福音荒蕪狀態,呼籲工人前去拓荒。[6]

與翟牧師一同建立中華國外佈道團的趙柳塘牧師曾說:「南洋佈道,始於翟輔民。」1928年,55歲的翟牧師首次到南洋佈道,卻成了他生命中重要的轉捩點。他由廣西梧州出發,南下香港,之後搭船到山打根埠,及至印尼峇里、爪哇、泗水、萬隆和雅加達。後再轉船到新加坡、越南西貢、峴港、河內。最後,他經香港返回梧州。他在各埠逗留數天,共兩個月,考察探訪後,證實在南洋有傳福音的契機。大家可以想像,一位年過半百的西人,於20年代交通不便時到南洋多處探索,何其艱難![7]翟牧師為了主的道,為了南洋素未謀面者的靈魂,甘願不惜一切,披荊斬棘!


搶救靈魂

有一次,翟牧師在睡夢中,忽然覺得自己雙手沾滿鮮血,誰知有人追上前來,活像主耶穌,他逃跑之際,見地上四處皆雪,便俯身拾雪洗手,結果仍洗不掉。他禱告:「主啊,我不懼怕你,也不逃避你,……我一生的罪,都蒙你赦免了,……這夢到底是甚麼意思呢?求你指示我。阿們。」結果,聖靈用以西結書3章17-19節提醒翟牧師,要清還這筆福音的血債。自此,翟牧師一心為着南洋群島千萬靈魂著急,像瘋狂了似的,逢人便提說南洋的事。他懷著極大的信心開展了南洋的工作,因他知道這事是出於主,主必負責。[8]

又有一次,他的母校美國惠敦大學來函,邀請他回去接受博士學位,他回覆:「請恕我,我沒有空回去,我怎能放下我的工作回去接受你們的博士銜呢?」對他來說,世上沒有一樣東西比人的靈魂更具吸引力,亦沒有一樣工作比傳福音令他更感興趣。[9]


翟輔民牧師終年72歲,一生愛主愛人,委身宣教,貫徹始終。臨終前,他在集中營經歷3年多的煎熬,或許慈愛的主不忍他受苦,領他返回天家。

宣教的承傳,不在乎豐功偉績,乃在乎屬靈的眼光、宣教的心志、為主冒險的精神,以及甘心順服的心態。讓我們一同學習翟牧師的宣教精神!

[1] 建道神學院跨越文化研究系編:《拓荒南洋——二十至四十年代建道校友的宣教路》(香港:建道神學院,2013),頁52。 [2] 建道神學院跨越文化研究系編:《拓荒南洋——二十至四十年代建道校友的宣教路》,頁54。 [3] 建道神學院跨越文化研究系編:《拓荒南洋——二十至四十年代建道校友的宣教路》,頁54。 [4] 李亞丁著:〈翟輔民〉,《華人基督教史人物辭典》。2020年5月6日存取,http://bdcconline.net/zh-hant/stories/zhai-fumin [5] 朝鷹著:〈宣道書局創辦人翟輔民牧師〉,《基督教週報》,2011年4月10日。2020年5月6日存取,http://www.christianweekly.net/2011/ta22534.htm [6] 建道神學院跨越文化研究系編:《拓荒南洋——二十至四十年代建道校友的宣教路》,頁57-59。 [7] 建道神學院跨越文化研究系編:《拓荒南洋——二十至四十年代建道校友的宣教路》,頁59-62。 [8] 林證耶著:《翟輔民傳》(香港:宣道出版社,1981),頁82-84。 [9] 林證耶著:《翟輔民傳》,頁87-88。

Comments


歡迎加入Whatsapp同行

WhatsApp_icon.png

感謝您的填寫及守望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