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足夠裝備去長宣?/梁永強

已更新:2023年4月18日

從心開始

看着這個題目,沉思了好一陣子。真的可以有「足夠裝備」去長期宣教?


看過這樣的一段文字:早期往北極探險的人,帶足糧食與行裝,應有盡有,結果能中途折返,撿着殘軀回來,算是幸運;不少是葬身於冰雪世界。後來有人嘗試只帶基本物資,但仿傚北極圈原住民的生活方式,結果大功告成,涉足人煙未至的極地。因此,若要把要裝備的項目表列,怕會掛一漏萬。心態的更新,也許值得我們深思。


舒適區,就是面對現在和明天時,有平靜、自信的心理狀態,讓人明白他是完全安全的模式。個人的行為是可預測、可理解和自然的,在交流或某些習慣性操作時,他確切地知道他可以期望甚麼結果。這使他平靜和放鬆,減輕壓力。可是,若在這個區域呆了很長時間,就會清楚地認識到,個性的發展已經停止、變慢了,一切都那麼穩定和可預測,不再需要設定目標、實現目標、為自己努力和提高自己。他處於快樂的停滯狀態,舒適區反而成了成長的絆腳石。


初到工場,先要明白自己的限制,建立安全感,是必經的一站。接着就要一步步的跨出去,認識周圍環境、人與事。漸漸熟習、適應,本來是陌生的,如今習慣了,心中也變得釋然,舒適區無形中也擴大了。生活如是,學習也如是。無論出發前如何裝備,到工場後也許會覺得以往所學的根本不足以應付。本來的經驗,如今好像派不上用場,必須重新再來。例如語言,在加拿大法語區長大,法語也成了「母語」的一種,可是到了西非,發覺當地的法語與加拿大的有分別,因此要在原有的基礎上再學習。


學習,對於宣教士來說,是耳熟能詳,卻也是挑戰。每位出工場的宣教士,多半已年近30或以上,除了完成了神學課程、在教會有事奉經驗,有些更具備專業資格,經驗豐富,特別是提早退休或退休後自願到宣教工場事奉,要重新適應當地的語言、文化、做事方法等,談何容易。筆者在加拿大修讀語言學時,其中一位文化人類學的講師,是德裔加拿大人,在南美翻譯聖經,發表了許多研究專文;回加拿大後,曾任人類學博物館館長。上他的課,真是大開眼界!他忠告我們:「在工場上,要常常視自己為一位學習者。」(See yourself as a learner, always.)他說,若抱着「我懂得比你多,我來教你,我是來宣教的」的心態,別人便不會分享他們的經驗。


另一位我們都熟悉的前輩,《光榮的受創者》(Honourably Wounded)的作者傅美惠(Marjory Foyle),分享她的經驗,那是她退休的日子,收拾好行李,等車送她到機場。那刻,要離開以此為家的工場,回到原來的家,反而感到陌生,心中百般感受自然不在話下,她坐在椅子上,不期然把雙腳疊起,擱在行李箱上,沉思。那時,車子到,工人進來替她搬行李,看到她那坐姿,大吃一驚!她猛然醒悟,女性的這個坐姿,在南亞是不能接受的。那工人開解她,輕輕的說:「沒關係,我明白妳是英國人。」她心中倒是苦笑:「來了這裡數十年,到最後一天還是會犯錯。唯有好好的學。」是的,always be a learner.


從工場開始——裝備的今昔

昔日,宣教士一般要按差會要求,完成指定訓練。有些差會為宣教士安排了出發前的訓練,為期兩年(不包括聖經與神學課程),待完成各有關學科後,宣教士才可以出發到工場。結果,因為事奉崗位不同,有些學科的知識根本用不上。這當然是一個較特別的例子。這讓我想起多年前,建道神學院主辦一個有關宣教士訓練的座談會,邀請與這方面有關的同工參加。聚會期間,一位在創啟地區事奉了30多年的宣教士說,若他要為事奉的工場招募宣教士,一定不會到神學院去。不知其他與會者聽了有甚麼反應,我倒是覺得他道出重要的理由。神學院的學科,主要是為教會栽培牧者,或預備他們將來在神學、聖經等領域深入研究。可是,在他的工場,能留下來已很不錯;向人傳福音,要加倍小心;教會聚會也得以不同方式進行。聖經研究、系統神學、護教學、講道法、宗教教育、教牧輔導、教會行政……等學科,完全用不着。他需要的同工,當然是要靠主前行,也可以與人交朋友,讓人從他的生活中看到基督,帶領人跟隨基督。這當然不是否定神學訓練的重要,重點是,千萬別以為神學畢業,到了工場就是「通天曉」(甚麼都會)。

如今,不少差會的訓練策略是「適時、按需要」。宣教士須符合差會的要求,然後出發到工場。第一、二年,參與各項工作,再評估他的恩賜,配合工場目前與未來發展的需要,然後再接受有關訓練,日後分派到合適的事奉崗位。差會在工場財政預算上,也配合培訓工場主管,甚至鼓勵同工進修及參與特別訓練課程。


訓練?培育?

訓練,跟知識與技能有關,以課程、考核為運作方式;培育,是全面的靈性、品格與事奉的培養,是不斷延續的人生旅程。以耶穌會(拉丁語:Societas Iesu)為例,他們沒有「訓練課程」,在耶穌會中華省的網頁,看到的是「修會培育」(formation),為期8至13年,視乎事奉崗位,之後有定期的內省、退修。當然,差會不可能有這樣的一套培育方式,但在心態上,培育確是值得我們借鍳,特別在靈性修為方面。


對宣教士的關顧與輔導,經過多位前輩努力,現已普遍為華人教會與差會接受。近年,也知道有差會與個別同工,專心學習靈修導師的事奉,為培育宣教士靈性共同努力,我們都為此感謝神的帶領。相信未來在裝備宣教士時,可增加更多的靈性操練。據悉,一些國際差會在較大的工場,甚至設有常駐工場的牧者的崗位,與工場的人事部一起,牧養宣教士。


宣教士也要養成不斷自學的學習模式。學習可以是正規的課程、非正式的講習班和研討會,以及隨意、隨時的學習。相信前兩種學習、訓練模式,都很普遍。其實由踏出校門開始,知識的進步,不少是在隨意、隨時的環境下學到的。這跟「需要」和「好奇」有關。例如,在一些偏遠的工場,公共交通不發達,差會有共用的車輛,供宣教士使用。當然,宣教士先要有駕駛執照。若車輛在途中壞了,在城市,可以很方便找修車房的技師來支援;可是在那些山區或沙漠邊陲地區,沒有電話網絡,而且天氣酷熱,車壞了停下來,是很危險的,因不知甚麼時候才有其他車輛經過,可加以援手。在如此天氣下,缺水缺糧是致命的;更重要的是,車停在路上,是不法份子的目標。因此,那些工場的宣教士,一定會學點汽車保養、應急的知識。


至於「好奇」,學習語言便是好例子。語言課程所教的內容是基本的,之後就靠隨時隨地看到新事物時「每事問」。我有一位同工,現已退休,年輕時,他的花名是 ‘youth with a question’(中譯:「問題青年」)。他隨時隨地都會問人:「這叫甚麼?這怎麼說?」在任內,這位問題青年完成了博士課程,完成了一種語言的新約翻譯,還研究人工智能如何運用在聖經翻譯上。沒有人強迫他,就是這份好奇與熱誠,令他不斷努力學習。


筆者相信,宣教工場不只是個事奉的地方,也是一個讓靈性、知識、品格一起成長的苗圃。在日常生活中,劃出時間與神獨處、看書、發問、探討新的領域,都是成長的機會。


回到最初的問題,是否有足夠的裝備去長宣?坦白說,裝備也好,培育也好,是延續不斷的。甚麼時候說「我已有足夠裝備」,就正好說明「我裝備不足」,是要重新裝備的時候了。


57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