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動員會眾咫尺宣教 / 李顯威牧師
李顯威牧師 基督教宣道會美門堂 自我在2018年擔任美門堂牧職開始,便被堂會委派加入「屯元天印尼關愛事工委員會」(由屯元天區10多間宣道會堂會組成的聯堂事工,目標是向本地印尼傭工傳福音,下文簡稱「印關事工」)。從那時起,我便積極動員本堂肢體學習參與本地跨文化事工,以配合印關...


專訪總幹事吳金煌牧師—因主愛接棒 / 林秀芳
林秀芳 執行編輯 承接師傅棒 當本會前線後方的同工及友好都慶賀吳金煌牧師接任本會總幹事崗位之際,吳牧師感到既激動又戰兢,激動,是因他願意順服神的揀選;戰兢,是因他須謹慎履行神所託付;而且前任總幹事黎嘉禮牧師是吳牧師多年來在差會事奉時的領導,亦是在宣道會屯門堂(母會)時的門徒...


奉獻餘生事主終老 / 陳艷芬
陳艷芬 澳門信徒宣教同工 為求心安.篤信觀音 我自小受家庭影響,加上曾在健康、工作、感情、人際關係等方面遇上不快的經歷,深感不安,漸漸對別人失去信任。我為求心安,四處求神問卜。當我看見身邊不少朋友信佛後物質生活大為改善:生意順利、財富增加、住進豪華房子、駕駛名貴汽車等,心裡...


宣教士如何持續得力(二) / 劉月明
劉月明 宣教士關懷及發展副主任 筆者上期在本欄目提及區祥江博士《成長與塑造——輔導員持續得力之道》一書,[1] 發現這與教牧或宣教士的服侍性質有異曲同工之妙。作者在書中引言指出,他喜歡用「塑造」(formation)來取代「發展」(development)一詞,因為塑造的含...


華哥隨筆:門前宣教 / 翁競華
翁競華 本會顧問 若有多一、兩位許尚武牧師,泰國的宣教工作將會怎樣呢? 在20世紀末、21世紀初,門前宣教(即本地跨文化福音事工)愈來愈受到關注,華人宣教學者溫以諾博士在這方面有很多心得,有不少研究生在他指導下完成博士論文。21世紀實在應該重視本地跨文化事工,若我們好好把握...


澳門宣道中心堂自立典禮 / 葉迦裕
葉迦裕 行政幹事 宣教工場的發展猶如栽種植物一般,在主的保守下,經歷了許多前人不問艱辛的耕耘,才能有所收成。 2023年10月29日是令人振奮的日子,因為澳門基督教宣道中心堂在這天舉行了自立典禮暨首屆執事就職禮,近百位來自港澳的牧者和弟兄姊妹專程到場一同見證,部分弟兄姊妹是...


編者的話 / 林秀芳
林秀芳 執行編輯 藍圖,是指一個詳細的、各部分完全協調的計劃或行動規劃,而救贖萬族萬民的天國藍圖,是由創造主所設計、籌備、舖排、調動及成就,只有這位掌管一切的全能上帝、差傳之主,能使一切人與事完全協調,成就祂所頒布的大使命!...


一起打美好的仗!/ 林秀芳
林秀芳 執行編輯 家人出力.肢體出錢 7年前,本會李瑞麟、陳家恩宣教士夫婦帶同年幼的長女心悅往泰國宣教,翌年返港誕下兒子順皿,然後帶同子女返回泰國繼續服侍;家恩母親陳太也專程到泰國協助照顧孩子約1年。往後,在瑞麟夫婦忙碌的日子,陳太也會盡量抽空到泰國協助照顧孩子、煮食及打理...


神在泰國作事的軌跡/ 陳秀賢
陳秀賢 基督教宣道會盈豐堂顧問牧師 由於在泰國工場負責宣愛堂的李瑞麟宣教士夫婦今年5月至8月回港述職,承蒙差會總幹事黎嘉禮牧師的信任,我獲邀7月去泰國工場支援1個月,包括關心宣教士和當地同工、與他們同心合意去傳褔音、講道、關懷暑假到泰國實習的神學生和短宣隊等。這次支援行程緊...


蒙神恩典貢獻所長/ 蘇國生
蘇國生 專業功能組核心小組委員、教育組召集人、 柬埔寨金邊土地籌建委員會委員 自1991年從英國曼城進修回港,至2021年退休,約30年,蒙神恩典,我被安排在不同的教育崗位上服侍,並從2000年起,參與宣道會香港區聯會的辦學事工,透過開辦及發展學校,包括:中、小學及幼稚園/...


各盡其職建主身體/ 林又彬
林又彬 柬埔寨工程組成員、宣教中心工程督導委員會委員、 老圍宣教中心籌委小組成員 「他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弗4:11-13) 自從我在1988年於英國大學進修期間決志信主後,常常問自己一個問題:「...


奉獻者的故事/ 羅綺君
羅綺君 會計主任 宣教士在前方打拼,需要後方的支援和同行。早前,我在差會總辦公室接到一位奉獻者的來電,他從前是一位醫護人員,現在因為長期病患及曾患心肌梗塞,已有相當時間不能工作,需要領取綜援金生活,經濟上有很大的需要,但當他聽見兩位醫護出身的姊妹分享,多年以短宣支援馬達加斯...


專訪馬祈—沉著應戰 / 林秀芳
林秀芳 執行編輯 馬祈宣教士自2012年起在創啟國家啞鈴國服侍,先以一年時間學習當地語言和文化,同時於當地教會的華人部參與服侍。學完當地話後,便以漢語老師身份在一所語言中心教學,藉此在華人及當地信徒中參與栽培和門訓的事奉。...


愛,我願意/ 劉婉冰
劉婉冰 柬埔寨宣教士 自從中一在學校信主,我便在校內參與不同的服侍,也培養了傳福音的心志。 2014年,教會成立了差傳部,牧者邀請我加入,不但拓闊我的宣教眼界,宣教的負擔也累積起來。當年,我參加了柬埔寨訪宣,首次在跨文化之地服侍,一切都覺新鮮;宣教士的生命見證激勵了我,心中...


宣教士如何持續得力/ 劉月明
劉月明 宣教士關懷及發展副主任 筆者有機會拜讀區祥江博士的著作《成長與塑造——輔導員持續得力之道》,他以基督教信仰整合個人、輔導的專業和靈性,強調輔導員的成長和自我關顧,以免耗盡。其實傳道人、宣教士與輔導員的服侍性質一樣,都是助人,也涉及個人生命成長的課題,面對類同的挑戰,...


華哥隨筆:金齡宣教的健康問題 / 翁競華
翁競華 本會顧問 金齡宣教,是指差派退休人士出外宣教。自從有人提出這個觀念之後,似乎實行起來不是那麼容易,其中一個困難是健康問題。過了65歲,人的體力漸退,抵抗力也大不如前,要差派退休人士,不論差派者或被差派者,都可能有一定程度的擔心。 保險不易買...


宣教雙周/游志豪
游志豪 教育及推展副主任 感謝神的恩典,本會於今年8月兩個星期舉辦了一連串的宣教活動和聚會,包括:宣教團隊退修營、同路人祈禱會、宣教團隊訓練及行政會議,以及同路人晚宴。期間,本會40多位直屬宣教同工在相隔6年後難得在香港重聚,彼此守望,互相支持。 宣教團隊退修營...


編者的話/ 林秀芳
築福音橋,就是教會主動的佈道策略,透過某種服侍媒介作為教會與外界的接觸點或橋樑,使信主者有管道到人群中,亦使未信者有途徑到教會。當宣教同工初抵宣教工場時,人脈薄弱,一切從零開始,除了要學習語言和適應當地文化與生活外,還要探索如何建立福音橋樑去接觸當地未信的群體,從而建立關係...


英國:主動接觸穆民,建立基督徒社區/ Lucho Sanchez
編者按:過去,每當提起向穆斯林傳福音,一般基督徒的印象是:不能主動直接跟他們傳福音,要以宣教士以外的其他身份或創意而低調的方式進入創啟地區接觸他們。這可能是當穆斯林在該地區屬於主要族群的情況,然而,當穆斯林於該地區只屬少數族裔的話,向他們傳福音的情況和方式則可以截然不同!...


幸福咖啡室/ 張佩茵
對應社會及福音需要 因應馬達加斯加(簡稱「馬島」)的貧窮問題,以及大學生失業率高的情況,宣道會京城堂去年開展了「幸福咖啡室」的事工,異象是藉著咖啡室為馬島青年提供職業培訓,除了傳授知識和提供技能訓練外,更重視靈命的培育,盼望他們敬畏神及傳承宣教使命。 提供職業培訓...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