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華哥隨筆:神的恩典夠用/ 翁競華
宣教工作實在不容易,有不少難關要跨越,有不少困難要面對,但若是主所差遣,我們可以放心,因為主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林後12:9) 保羅的經歷 偉大的宣教士保羅,在哥林多後書12章分享了他的寶貴經驗,在他的肉體有一根刺,使他感到不舒服,甚至會被刺痛;這根刺是從何而來的呢...


澳門攻略/ 游志豪
疫情過後,宣教工場都紛紛重新啟動,開始接受短宣隊的探訪。澳門只是一水之隔,當然也不例外。雖說澳門的疫情消退比香港慢,但當兩地通關,再沒有檢疫限制後,香港短宣支援的復常也比其他地方快。 有見及此,差會於11/5舉辦了即日來回之「澳門攻略」探訪團。顧名思義,這次探訪團以考察及探...


大使命的焦點—交棒和本色化 / 林秀芳
林秀芳 執行編輯 無論是在宣教工場還是本地建立教會,皆須培育信徒成為主的門徒,訓練領袖,為未來交棒作準備,兩者最大的分別在於宣教士應以功成身退為目標,以致培育當地信徒,建立本色化的教會。[1] 讓我們重看大家熟悉的大使命經文:「耶穌進前來,對他們(11個門徒)說:『天上地下...


不忘初心‧承傳門訓 / 劉月明
劉月明 宣教士關懷及發展副主任 馬太福音28章18至20節是福音書其中一段講及大使命的經文,既指出教會的使命,也扼要地指出門徒群體的建立和循環不息,不是強調去甚麼地方,乃是強調無論到哪個地方,不忘培訓門徒(making disciples)的使命。佈道、教導、行道,成為門徒...


與屬靈師傅同工 / 閻石
上世紀90年代,正逢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剛剛大學畢業的我,尚來不及思考人生,便被經濟發展的洪流裹挾,快速駛入了一段職業生涯的高點。然而,經濟膨脹卻帶來我對生活的厭倦:「難道我的一生就這樣過去嗎?」1997年,我辭掉「媒體」工作,決定赴英學習,卻沒想到這個抉擇影響了一生。...


屬靈的家支持至今 / 李翠玲
李翠玲 (本會宣教士,借調宣道會香港區聯會 在港協助泰國跨文化事工) 來港泰傭信主事主 Chanathip Odlee姊妹,暱稱Daeng(「紅」的意思,下文稱「紅姊妹」),是宣道會泰人恩福堂開堂後第三位信主的泰肢體。泰國人需要經歷神的大愛和大能,才會信主和委身。起初,紅姊...


神使我們成團隊 / 李瑞麟
李瑞麟 泰國宣教士 保羅在羅馬書12章4至5節提及:「正如我們一個身子上有好些肢體,肢體也不都是一樣的用處。我們這許多人,在基督裡成為一身,互相聯絡作肢體,也是如此。」當我們信主時,我們就自動成為基督身體的一部分,但我們是否清楚了解神賜予我們各人的異象、崗位與角色?...


專訪陳佩貞—把握機會‧甘心樂獻 / 林秀芳
林秀芳 執行編輯 每當提起陳佩貞宣教士,便會想起她親切的笑臉。她於2008年出發到澳門宣教,當時已年近60歲,至今14年多;最初7年,主要在氹仔堂協助牧養及護老院的福音外展事工,其餘7年,則主要負責長者福音事工(護老院與長者服務中心的外展福音事工,以及牧養印尼團契)。雖然本...


網絡關顧‧全心關顧 / 劉月明
劉月明 宣教士關懷及發展副主任 根據Kelly O’Donnell的宣教士關顧實踐解說圖,我們今次談到最後一個層面,就是第五個層面——網絡關顧(Network Care)。 網絡關顧,並不限於「網路」(internet)上,而是指伙伴關係上的「織網」(knitting a...


華哥隨筆:不要小看宣教工場的當地同工 / 翁競華
翁競華 本會顧問 那天,從泰國家中步行到孔敬東北神學院,預備在香港宣道差會泰國工場年會講道,途中忽然想到,自己在泰國事奉約40年了,實在感恩!回望過去,約有20年是泰國工場全職宣教士;再有約17年擔任差會主管,每年數次到泰國探訪、講道和會議;然後是退休後搬到泰國東北部居住,...


宣教同行小組 / 游志豪
游志豪 教育及推展副主任 一位宣教士的出現,需要多方面的培育。從教會、神學院,以至差會,當中的參與和配合,是相輔相成的。本會於廿多年前,已致力於栽培弟兄姊妹成為宣教士,參與前線的宣教工作,並因此成立了「宣教士預備團」。2013年,因着時代的改變,宣教士預備團亦正式改名為「宣...


中東消息速遞 / 林秀芳
林秀芳 執行編輯 本會在中東工場的發展,主要是華人教會事工,由本會直屬宣教士爾東、爾佑伉儷負責牧養兩間堂會(B城華人教會及A城華人教會,兩者有一定距離),協助堂會拓展周邊華人福音事工,甚至跨區之拓植工作。 兩堂加入本會網絡...


足夠裝備去長宣?/梁永強
從心開始 看着這個題目,沉思了好一陣子。真的可以有「足夠裝備」去長期宣教? 看過這樣的一段文字:早期往北極探險的人,帶足糧食與行裝,應有盡有,結果能中途折返,撿着殘軀回來,算是幸運;不少是葬身於冰雪世界。後來有人嘗試只帶基本物資,但仿傚北極圈原住民的生活方式,結果大功告成,...


準備長宣者的神學裝備/張美薇
視乎長宣目標 準備往外地作長期宣教者,神學裝備需要包括甚麼課程?這要視乎長期宣教士最終目標是甚麼。宣教最終的目的,是為基督作見證,帶領當地人認識主耶穌基督,讓他們願意委身成為基督的門徒,在當地建立教會,讓教會茁壯成長,以致最終讓當地的信徒負起向同胞傳揚福音的責任。...


栽培「儲備宣教士」/潘偉恆
基督教宣道會大埔堂差傳部成立已30年,早於2002年,本堂已萌生設立「儲備宣教士」崗位的意念。 2014年,一對曾經積極參與差傳部服侍數年的青年夫婦會友,在完成3年神學裝備後,獲本堂聘任為傳道同工,加入牧養服侍團隊,同時肩負推動差傳事工,並探索如何在本堂擔任「儲備宣教士」;...


樂伴蒙召者走探索路/朱秀卿
主耶穌曾對門徒說:「要收的莊稼多,做工的人少。所以,你們當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出去收他的莊稼。」(太9:37-38) 深感莊稼多工人少 感謝神的帥領,30多年前,我和夫婿被差派到英國作開荒植堂的宣教服侍。當時,我們常常祈求主加添靈力和體力,以致可以全心為主的國度擴展而拼搏。...


我的探索歷程/劉婉冰
要踏上宣教,我體會到有兩方面很重要,就是從主而來的呼召,以及把握機會在各方面去裝備。 從禱告開始 2014年,母會成立差傳部,我有幸成為第一位部員,與牧者從禱告開始,尋求神對母會的心意;每次的相聚與禱告,成了我認識宣教的搖籃。沒有禱告,就沒有之後的發展方向和計劃了。其後,我...


吳梓江:宣教就是做你不熟悉的事情/林秀芳
在疫情下,能實體訪問本會柬埔寨信徒宣教士吳梓江、胡美玲伉儷,實在難能可貴,除了加深對他們的認識外,也欣賞他們在宣教歷程中心態上的調整和反思,盼望本文也帶給讀者啟發。 梓江和美玲分別為醫生和護士,於2009年出發到柬埔寨長期宣教,10多年來,除了主要參與一些直接使用其醫護背景...


專業關顧.全面關顧/劉月明
過去一年,我們根據Kelly O’Donnell的關顧圖,由內向外,已談過最核心的層面是上主的關顧(Master Care),第二個層面是自我關顧(Self Care)和互相關顧(Mutual Care),第三個層面是差派者關顧(Sender...


差傳起動——粵語宣教視頻/翁競華
很無奈啊,不時會聽見以下的對話: 宣教部長:「期望每年都可以在教會安排宣教課程,藉著教育讓信徒可以更多認識差傳事工,更多瞭解聖經對宣教事工的教導,因為知識可以增加宣教負擔的。可是,堂會內可以任教的會友不多,可以邀請外來的老師嗎?」...
bottom of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