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西馬蒲種堂堂主任按牧感言/陳世久
上帝奇妙的帶領 西馬宣道會第一間教會蒲種堂建立於1997年,在上帝奇妙的帶領之下,我和太太於1998年加入這間新建立的教會。雖然我們的背景是衛理公會,但是我們很快就投入教會。從開始到現在共25年,期間我們共經歷了一次擴堂(蒲種堂)、兩次建堂(忠主堂和揚恩堂)及一間鄉下教會(...


編者的話/林秀芳
近年,本港教會除了出現移民潮,也出現教牧或堂主任的退休潮,同樣地,在宣教工場,宣教士也會邁向退休年齡。根據香港差傳事工聯會在2020年8月發布的《2019香港教會差遣宣教士統計簡報》,香港累計差出了624位宣教士,當中有288人(46.1%)年過50,全體平均年齡是49歲,...


宣教士退休安排/翁競華
退休是人生一個寶貴和重要的階段,值得我們預先思想和計劃退休後要如何生活。寶貴,因為這是我們人生中累積了最多知識和經驗的階段;重要,是因我們仍要儆醒生活,讓我們可以完美地結束人生(finish well)。退休生活可長可短,一個意外,一個疾病,便可結束我們的退休生活。要儆醒,...


主的關顧.整全關顧 /劉月明
根據Kelly O’Donnell的宣教士關顧實踐解說圖,來到最核心和最基礎的層面,就是主的關顧(Master Care),包括兩個層面:由主而來的關顧(care from)和因為主的關懷而服侍(care for)。前者是指宣教士(也是所有信徒)與主的關係不斷的更新,肯定自...


老圍宣教人員宿舍/游志豪
一所難求 香港一向地少人多,而且樓價長期處於高位,因此,住屋是香港人的長期生活難題。宣教是長期委身的服侍,對於長期身處海外事奉的宣教士來說,不論述職或退休回港,住屋都是頭痛的問題,難以一時三刻解決。 本會現時全體宣教士平均年齡為55歲,推算未來10年達65歲的宣教士單位共1...


部署接班/林秀芳
面對宣教士退休潮,本會在宣教工場的團隊及在辦公室後勤團隊上,如何部署接班呢?筆者就此問題專訪了本會總幹事黎嘉禮牧師。 他強調:「當有一位宣教士退休或因其他原因離開工場時,這(『接班』)並非只是安排另一個人去承接一個崗位,而是牽一髮動全身,整個系統全部崗位都會有不同的變動。宣...


終於出發了!/繆嘉暉、劉泳兒
我們結婚已11年,育有3子:8歲(繆恩厚)、6歲(繆祈)及4歲(繆可宣)。我倆從前皆任職社工,及後蒙神呼召到貧窮的國家宣教。我倆的皮膚也是黑黝黝的,總希望往黑色皮膚的群體去服侍,因為很有親切感。結婚後,我們先後入讀建道神學院,希望裝備成為宣教士,並相繼於2016年及2018...


主的關顧.整全關顧/劉月明宣教士
根據Kelly O’Donnell的宣教士關顧實踐解說圖,來到最核心和最基礎的層面,就是主的關顧(Master Care),包括兩個層面:由主而來的關顧(care from)和因為主的關懷而服侍(care for)。前者是指宣教士(也是所有信徒)與主的關係不斷的更新,肯定自...


馬達加斯加的兩個演出/許樹寧
不知不覺,在馬達加斯加(馬島)生活了9個月,時間過得很快,排了3齣戲、做了5場演出、帶了幾次戲劇工作坊、寫了1個電影劇本、拍了幾條短片,還有很多創作的想法在心中。在馬島會遇到很多「奇怪」的社會情況,令人無奈又哭笑不得,有很多題材,又忙又好玩!雖然不捨,但無奈要走,返香港沉澱...


優秀的莫拉維宣教士/翁競華
上期談到莫拉維信徒優秀的宣教事奉,真值得我們羨慕和效法,故今期再寫一個他們的宣教故事。 堅持到底. 勞苦見效 1731年,親岑多夫(Zinzendorf)參加丹麥國王加冕典禮時,同時聽聞中美洲西印度群島和格陵蘭的福音需要;1733年,莫拉維教會差派3人到格陵蘭向愛斯基摩人傳...


編者的話/林秀芳
本會近年差往工場的宣教同工中,有幾個單位都是帶同幼年子女去服侍的,到底他們初抵工場後的適應如何?宣教工場的生活對宣子的成長有何影響?宣教士在適應工場、學習語言、忙碌事奉與照顧子女間,面對種種挑戰的實況如何?教會和肢體可以如何具體地關懷和支援這些宣教家庭呢?今期邀請了本會宣教...


陌生卻恩典足用/崔緯濤、袁清嫻
不經不覺,我們一家來到馬達加斯加(簡稱:「馬島」)工場事奉已經接近8個月了。雖然我們自從2013年開始,每年都來這裡醫療短宣,但感覺這裡仍然是一個陌生的地方。然而,過去8個月可總結為:困難愈大,恩典愈多! 兒子的「一公升眼淚」...


多姿多彩的TCK生活/黃揚恩
女兒希言7歲時,跟隨我們來柬埔寨金邊宣教,現已10歲了。我們在出發前,一直鼓勵她宣教路就像歷險旅程,每天都有新的事物,意想不到。身為TCK(Third Culture Kid,第三文化孩子),她將會有一個不一樣的童年。 以前在香港,農曆新年時,希言有份參與預備賀年攢盒,內有...


宣媽不易做/陳家恩
當媽媽,談何容易!當「宣媽」(宣教士子女的媽媽),還要面對很多在工場上的困難與挑戰。有調查顯示,在宣教士流失的原因中,包括婚姻和家庭因素,[1] 我也曾經在這個角色和身份上掙扎無數次,但感恩的是,有很多人與我們同行,給予幫助,以致我們「捱得過去」! 事奉與家庭的拉扯...


全家關顧.全程關顧/劉月明
宣教士家庭與一般家庭無異,同樣會面對以下的問題:夫妻關係、子女的教養與學業、經濟、照顧雙親等,不同的是,宣教士還要面對文化差異(跨文化)帶來的壓力和衝擊。當我們關顧宣教士家庭時,盼能做到「全家關顧,全程關顧」。 所謂「全家關顧」,包括宣教士、宣教士子女(下稱「宣子」)及宣教...


新冠疫情下的額外體驗/任慧霞
2021年聖誕節前1星期,我抵達英國布萊頓宣道會(簡稱「布宣」)作跨文化服侍體驗1個月,但在體驗期的中段知悉要滯留英國,這使原訂55天的旅程,最終變成85天! 應對萬變防疫措施 從2022年1月初開始,香港特區政府實施針對外防輸入的措施,實行「航班熔斷機制」(編者按:航班上...


彼此關顧.互相成全/劉月明
宣教士關顧不單為了防止宣教士流失,更是保護宣教士,讓他們能健康地完成神託付的使命。除了後方差派教會和差會的關顧、自我關顧之外,在工場上的團隊彼此關顧是很重要的。工場上的團隊包括了宣教士的家庭、宣教團隊、當地同工和教會弟兄姊妹,以及個人的社交網絡和朋友等。他們猶如出生入死的戰...


黃金閣新葡見證/許景怡
在新冠疫情及持續內戰的影響下,短宣隊與牧長已兩年多未能進入黃金閣,在人看來,宣教工作看似停頓下來;人的計劃或許會延誤,但在上帝的救恩進程中,卻沒有一刻被耽擱。今年5月,位於大城的宣信學生中心就迎來8位會眾洗禮,其中幾位的見證分享如下:...


宣教事奉優秀的莫拉維信徒/翁競華
克里威廉(William Carey),從英國差派到印度的宣教士,被稱為現代宣教之父,他對普世宣教運動有很大的貢獻,但是在他之前約60年,有另一位教會領袖親岑多夫(Zinzendorf),他所帶領牧養的莫拉維弟兄會(Moravian...


編者的話/林秀芳
近年不少港人因各種因素移居海外。其實歷世歷代人口已不停在流動,絕非新事,人們因 戰爭、天災、政治、經濟、就業、學業、追求夢想等不同的推力與拉力而自願或非自願地遷徙。綜觀歷史,神藉散聚的方式,將很多未得之民帶到可以自由傳福音的地區,讓基督徒可以接觸他們;至於一些不簽發宣教士簽...
bottom of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