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辦泰國短宣六步曲 / 潘偉恒
- hkammedia
- 4月29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已更新:5月2日
潘偉恒
基督教宣道會大埔堂副堂主任

由於本堂於2016年差派了李瑞麟、陳家恩宣教士伉儷一家到泰國宣教,故往後恆常籌辦短宣隊到泰國關心他們及支援其事工。感謝神,在新冠疫情後,本堂慢慢地更新和重啟短宣,分別於2023及2024年籌辦短宣隊;2024年暑假,我們成功舉辦了1次親子短宣(共17人),到曼谷宣道會宣愛堂服侍,行程共6天。
本堂致力於差傳教育,舉辦短宣的目的,是盼望讓參加者透過第一身的參與,認識世界不同的文化及福音的需要,並學習具體地關心宣教士。不單如此,短宣給予參加者建立屬靈生命的場景,透過服侍更深經歷神,能鞏固、建立及提升信徒的屬靈生命。
從零開始籌備到完成短宣歸來,我們一般會經過六步曲,以下謹以2024年暑假親子短宣為例:
一、議定短宣檔期及基本安排
我們會按照本堂差傳部的計劃,配合其他各部事工之計劃、宣教工場的需求及期望,推動合適年齡層的肢體參與每次短宣。這次親子短宣,我們安排在暑期進行,盼望帶動在學的年輕人、教育工作者,甚至整個家庭來參加。然後,初步跟接待我們的宣教單位協調是否可行;若可行,便按差會的指引,向差會提出短宣申請,並確定檔期。
檔期確定後,內部要先議定領隊人選,有傳道同工參與較為理想。之後,邀請領隊與宣教士共同商討短宣的安排,包括向宣教士了解短宣服侍的事工範圍及相關要求,並議定短宣的基本行程。這次泰國短宣,我們以周五至主日在學校及教會帶領聚會作為主力服侍的範圍,故周四下午要到達工場作最後的準備。此外,在籌備期間,我們除了向宣教士了解當地食、住、行方面的物價,亦要計算交通及住宿費用,以便整合和議定短宣隊的預算費用。還有,按過去經驗,我們議定短宣前預備3次集訓,包括:認識短宣、認識工場及當地文化、事工分配及差遣禮;短宣後亦安排1次重聚。
二、 宣傳推廣及甄選參加者
有了上述短宣基本安排的資料後,便設計宣傳刊物或海報,包括報名方法及截止日期,若有其他特別注意事項,都需註明。
截止報名或額滿後,便約見參加者以了解各人參加的目的與期望,從中作出調校及甄選;面談時可簡單談及短宣的行政事務,例如提醒檢查護照有效日期等。甄選的考慮因素包括:短宣工場需要、參加者的身體狀況、對教會投入的程度、信主年日等。
經面談後,所有參加者的申請均獲接納。最終合共17名參加者,包括3位兒童及2位青少年,較多肢體具較淺短宣經驗。然後,可按參加者的恩賜編配團隊分工,並為他們掛慮的事情代禱守望。
三、 短宣前集訓
我們安排了3次短宣前集訓。第一次集訓內容:講解短宣須知及心態、宣教士分享工場情況及教導當地實用語言、安排分工。第二次集訓內容:討論短宣行程及服侍安排,是次我們按事工來分工,教學組負責預備兒童教學教案及教具;遊戲組負責為聚會預備不同類型遊戲作為破冰;愛筵組負責安排主日愛筵及親子工作坊;敬拜組負責主日崇拜的安排。第三次集訓內容:讓各組員最後交代所預備的材料如何在工場應用、需要團隊如何配合、舉行差遣禮。
四、 藉差遣禮帶動關注及傳承
差遣禮於出發前一至兩星期舉行,目的在差遣參加者,為他們的行程代禱。差遣禮除了邀請傳道同工分享信息,盼望藉此預備隊員的心出隊,亦邀請了短宣隊員的禱伴出席,以表同行與關心,盼望藉此帶動禱伴日後一同參與短宣,彼此鼓勵同行。差遣禮的安排,可以比較簡化,只在主日崇拜禮序中加插差遣祈禱環節,亦可以安排獨立舉行,兩者皆可帶動整體會眾的關注。這次短宣我們選取了獨立的差遣禮,當日有20多位禱伴參與,講員鼓勵我們成為上主的一份禮物,去祝福泰國的朋友。
五、 短宣日程編排
短宣隊按時出發到工場,由領隊與宣教士協調所有行程,需要配合工場的變化及宣教士的服侍而見機行事。每天早上,我們先有集體靈修,然後才前往服侍,晚上回來亦有匯報環節。此外,我們探訪了當地所認識的宣教單位,關心宣教士,最後新增設半天退修,以整合全程的經歷。特別一提,領隊值得花心思去設計每天匯報的環節,除了讓隊員重溫當天服侍的點滴、發現神的作為之外,還可以邀請不同肢體加插短的分享,以加強屬靈生命的反思、差傳的教導等。是次短宣,我們邀請了一位信四代的青年隊員分享他實踐信仰的掙扎,目的是讓成青群體(特別是身為家長的),更多明白年輕一代的想法與掙扎,同時為年輕一代建立榜樣;又邀請了另一位隊員分享,為何有強烈的意欲及萬分期待可一家四口參與這次短宣,藉此彼此勉勵。
六、 短宣後重聚
短宣歸來後約1個月,我們安排了重聚日,讓隊員與禱伴分享短宣的得着,並盼望鼓勵禱伴未來一同參與短宣。因隊員來自不同團契,藉此機會相聚重溫短宣的點滴,實在是美事,期間亦會繼續為工場祈禱,了解短宣後工場新近的發展,以便推動隊員和禱伴繼續關心工場的需要。
筆者身為領隊,認為帶領短宣隊是恩典滿滿的旅程,雖然會面對困難或挑戰,例如:曾有隊員因不同理由而未能一同出發、隊員關係出現緊張、遇上喜歡獨行甚至不樂意團隊服侍的隊員等;亦會擔心團隊的安全及健康、在港家人的情況等,但感謝神常施恩,帶領我走過每個難關,讓我在過程中都有成長。
Comments